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。
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
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(0107190)(京ICP040090)
北京科技报10月10日电(记者薛岩)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日举行以“高质量完成“十四五””为主题的系列新闻发布会,介绍“十四五”期间民政发展成就。民政部部长路志远在会上表示,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国完成了224万户特需老年人户的老年友善改造,建成500个区域性居家养老示范服务网络、2990个老年友善示范社区、8.6万个老年食品保障点。此外,每天有超过 300 万老年人在老年餐饮点就餐。卢志远介绍,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国深刻认识到全面建立全国养老服务基本制度。中国特色、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正在加快,供给结构不断优化。到2024年底,全国养老机构和设施将达到40.6万个,床位总数799.3万张,护理床位比例由2020年的48%提高到65.7%。老年人社会保障方面,4945万老年人享受高龄补贴、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、残疾人照顾补贴等各类补贴,进一步改善老年人福祉。数据显示,到2024年底,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.1亿人,占总人口的22%。人数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.2亿,占总人口的15.6%。 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,比2020年增长1.07岁,比世界平均水平延长5岁。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,我国人口正在老龄化。面对这一趋势,民政部优化完善了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政策。截至今年9月底,全国志愿活动信息系统登记的老年志愿者人数达到5358万人,总活跃小时数达到6.4亿小时。老年人志愿服务的社会效益日益显现。在保护合法权益方面,“十四五”期间,民政部深化“法律服务关爱老人”活动,大力支持有关部门解决消费、旅游、教育、养老融资等领域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问题,坚决打击非法集资、诈骗和舞弊行为。防止其他涉及老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,切实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。民政部持续推动老年友好型社会创建。通过开展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活动,评选并命名了一批全国“敬老文明号”,表彰了一批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。同时,民政部每年还规划开展“敬老月”活动,目前已在地市级全面覆盖。关于推进老年友好社区方面,截至2024年底,我国累计创建国家示范老年友好社区2990个。民政部副部长刘正国表示,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,老年人保障水平不断提高,老年人合法权益不断完善。老年人利益得到有效保障,有利于老年人的社会环境加快形成。